關於愛的力量,我們都不懷疑,只是容易忘記。
剛剛開始墜入愛河,天旋地轉的時候,再世故的人,都很容易有犧牲精神,希望被我們所愛的人,能夠從我們的美德中得到幸福。希臘神話形容一個陷入迷戀行為變得不可理喻的傢伙,是被愛神的箭射中了,腦神經學家則把此時人腦中所分泌的物質稱為苯乙胺,它可以在剎那之間企圖使我們與原來的生命軌道剝離。
目前分類:吳淡如-心靈成長 (43)
- May 26 Thu 2005 23:51
最初,所以無私
- May 26 Thu 2005 23:48
看重現在
這一天晚上,所有的工作結束後,我真的覺得很累,天空飄著細雨、季節即將轉換的時候,就是我筋骨痠痛最難抵擋的時候,我忽然想念起溫泉來,對讓我搭便車的朋友說:「如果現在是在湯布院,該有多好啊!」
我曾經和朋友們到日本年輕人票選最佳溫泉度假區的湯布院去,在一個女畫家開的雅致旅館「遊輪」裡頭,一天洗好幾次露天溫泉,我想起那家旅館的私人露天溫泉池,以及池畔種的櫻花樹,竟然有點哀傷。
- May 17 Tue 2005 12:19
這樣才叫朋友
我的朋友並不少,不過,如果要細分的話,一種叫作真的朋友;一種叫作熟人。
所謂朋友,是指道同而相為謀的人;所謂熟人,則是道不同但在某些地方必須相互合作的人。
- Apr 27 Wed 2005 00:48
保持平衡
我認識一對搶錢夫妻,他們的人生觀配合得天衣無縫,生活過得「多采多姿」。
夫妻倆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,丈夫是個有鐵飯碗的公務員,太太則在一家跨國性的企業工作,他們有三個已經邁入青春期的孩子,也已經有兩間貸款快要還完的房子,照理說應該是生活無虞才對,不過,除了正業之外,他們的副業可精采了。早上三點多,太太就起床送報,風雨無阻;晚上做社區的環保整理工作,平常還為某化妝品公司做銷售小姐,也是個領有執照的保險經紀人。平均一個月,夫妻倆可以賺上二十來萬新台幣。
- Apr 27 Wed 2005 00:48
其實你也有問題
有一則小故事是這樣的:
有個太太多年來不斷抱怨對面鄰居的太太很懶惰,「那個女人的衣服,永遠洗不乾淨,看,她晾在院子裡的衣服,總是有斑點,我真的不知道,她怎麼會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……」
- Apr 27 Wed 2005 00:47
為什麼不享受?
自認為文明社會的人們都一樣,以為吃苦比享樂難。
如果把享樂定義為什麼事都不做的懶散或縱欲吃喝嫖賭的話,奮發向上吃點苦頭確實比較難。
- Feb 26 Sat 2005 09:00
適當的罪惡感
有的人,罪惡感過多,人生出了問題,總是怯於改造外在、創造適合自己的新環境,只是默默地花了許多力氣和時間,拚命譴責自己。
譴責了老半天,越來越畏縮,劣境依然沒改變。如果光是自責,並不果斷地改變行為,所謂的罪惡感,不過是把自己推進流沙中掙扎。
- Feb 21 Mon 2005 02:49
雖然,不過是飄忽的影子
這一陣子,我習慣自己弄午飯吃。
從小,我就是立志要「遠庖廚」的人(我覺得這是個分工的社會,每個人應該有權利拒絕他不感興趣的事情),這些日子不知道發了什麼瘋,以我成長的歷史來看,確實非比尋常,吃遍別人做的世界美食的我開始愛上煮飯這個工作,而且樂此不疲。尚且還有一些自戀傾向(其實不只一點),我每每在吃下第一口自己煮的食物時,沾沾自喜地對自己說:
- Feb 15 Tue 2005 11:02
身體愉快,精神健康
某次在大型晚會裡坐在一位跑政治的記者身旁,在某位部長上台發言前,她小聲地提醒我說:「這個部長常常說錯成語哦!」
「怎麼說?」
- Feb 15 Tue 2005 11:02
必須的好奇心
有個科學實驗是這樣的:
剛開始,有五隻猴子被關在一個籠子裡,籠子上頭有一串香蕉;實驗人員裝了一個自動的灑水裝置,猴子若想拿香蕉,馬上就有水噴出來,使五隻猴子變成落湯猴。
- Feb 15 Tue 2005 11:01
對的方法,愛對的人
很多愛情故事令人遺憾。
剛開始愛得死去活來,後來恨得你死我活,能夠以「不管你死活」的冷漠友善收場的,結局就不算太差。
- Feb 15 Tue 2005 11:00
可以平凡,不能平庸
我是這樣長大的。
如果一定要我志得意滿地找出小時候有什麼天賦異稟的話,那就是:我喜歡書。可能從五、六歲開始,我看到書,就像同年齡的小孩看到冰淇淋或零食一樣。
- Feb 15 Tue 2005 10:59
只聽建設性的意見
我們在聽到有關自己的謠言時,常常像被大水沖走的浮木,不知道該飄向哪裡去,也常常忘了自己來自何處。因為我們急怒攻心。
沒有人喜歡被莫須有的事情誣賴。
- Feb 15 Tue 2005 10:50
生活需要一點智慧
「待會兒我告訴妳一個小故事。」我的朋友臉上露出「賊賊」的微笑。「我終於發現一件事情:人生中有許多複雜的糾葛,有時再怎麼賣力跟苦力都沒用,其實動用一點小小機智,就可以解決。」
未滿三十歲的她已是一家電腦網路公司老闆,生在重男輕女的家庭中,在求學生涯和創業生涯中她付出的苦力無可數計,絕對是屬於苦幹實幹、力爭上游的那種人。我常常笑她,做事別總是那麼「用力」,並不是每件事都要那般嚴陣以待。現在,她頓悟了嗎?
- Feb 15 Tue 2005 10:48
在知足與不滿意之間
如果我把滿意定義為「對自己能力的滿意度」,知足定義為「對物質生活的知足度」的話,現代人大約可以分成四種:
不滿意,不知足--他們對內在和外在世界的野心都很大,企圖改進自己的能力,不斷求進步,希望自己好還要更好;但也常常因為執迷於名利的肯定和社會地位的追求,使他們忙得像一個不知道為何而轉的陀螺。如果沒有遇到人生的重大變故,他們很少能享受生活情趣;不過,他們絕對是「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」。
- Feb 15 Tue 2005 07:49
自己才能給的東西
理查.柏德是個很有趣的作家,他曾經是個優秀的報社記者。某一天,他感覺自己再也無法受困於某些在生命中糾結的難題,決定讓生活在他最愛的海濱重新簡單起來。於是他身無長物的來到海濱,成為一個浪人。他的身體和匱乏的物質交戰,心靈則在潮汐之間洗滌。
梭羅在華爾騰湖邊寫了他的《湖濱散記》,柏德在密拉瑪海邊寫了《海濱浪行》(Beach combing at Miramar),在人跡稀少的海邊,開始探索「人的真正問題」。
- Feb 15 Tue 2005 07:48
你老早就知道了
和一位朋友在偶然間相逢,才知道她已念完博士,在大學任教。由於學的是商科,所以這位年輕的副教授也善於理財,現在過的是「錢多事少離家近,每天睡到自然醒,現金股利年年領」的日子,由於沒什麼煩惱,自己也很重視運動,所以她看起來還跟高中時候沒什麼兩樣,只是臉龐多了幾分成熟的嫵媚。
她感慨地說,除了談起愛情就傷心之外,人生已經是「夫復何求」了。原來,她大學一畢業就嫁給同班同學,也就是大學四年來唯一的男朋友,她那慷慨的父母連女婿出國深造的錢也一併付了,把他們送出國門去攻讀博士。可惜這樣的成全並沒有為女兒招來好姻緣,女婿動不動就把女兒打得遍體鱗傷,在忍無可忍之下,她念完碩士就請求離婚,然後,一個人在異鄉一邊療傷,一邊把學業念完,唯一的孩子託給自己的母親帶了幾年,現在變成「阿媽的兒子」。
- Feb 15 Tue 2005 07:44
自願的典獄長
從小在父親有外遇的家庭中長大,使她對愛情極缺乏安全感,她才不願意像每天以淚洗面的母親,在家中消極地枯等。她認為自己必須積極進取,這樣,孫悟空才不會逃出如來佛的手掌心;一談起戀愛來,她便採取勿枉勿縱的執法精神,在他上班時間,每隔幾十分鐘就打一次電話給他,希望掌握他的行蹤。日子久了,他的口氣漸漸從歡喜變成無奈,對她吼道:「難道我連上廁所也要跟妳報告嗎?」
而她,是個負責任的母親,聽說孩子到了青春期都會變壞,於是決定大方地看孩子的日記和信件,並且監聽孩子的電話,一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,立刻加以盤查,分明是出自關心,但和孩子的關係卻越來越緊張。她說,並不是她疑神疑鬼,她總覺得孩子有什麼祕密不讓她知道,孩子真的變得叛逆了,怎麼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