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做人的道理,我是跟禽獸學的。
「禽獸」這兩個字很難聽,但很多時候,牠們比我們更有人性。
去年和今年,我各有一次這樣的感覺。去年五月,我去看電影《企鵝寶貝》。南極的皇帝企鵝為了到海洋中替剛出生的子女找食物,媽媽可以60天不吃飯,在冰雪中步行200公里。爸爸也一起挨餓,還要在零下40度、風速一小時250公里的天氣中,日夜站著保護小企鵝。照顧一名新生兒,企鵝爸媽會減少三分之一的體重。但牠們依然代代傳承,無怨無悔。
皇帝企鵝只有115公分,卻比很多人還要高大。
這個禮拜,我到信義新光三越A9館看郭耿光先生的野鳥攝影展。去年企鵝帶給我的感動,再次湧上心頭。
親情是動物共同點,把屎把尿是愛的基本表現。陽明山的「台灣藍鵲」,餵幼鳥吃毛蟲前,先把蟲在水泥地上來回摩擦,除掉蟲身上的鋼毛,以免刮傷幼鳥。花蓮縣的縣鳥「朱鸝」,將小蟲一路餵進幼鳥嘴巴,下一個動作就是銜走幼鳥排出的糞囊。出現在低海拔山區的「白環鸚嘴鵯」,把幼鳥安置在碗狀的草巢,下雨時就用展翅的身體做屋頂,深怕淋溼了碗中的子女。
「白環鸚嘴鵯」只有20公分,但情意和人類一樣綿長。
鳥也要談戀愛。金門特產的「栗喉蜂虎」,把妹時會準時送上山珍海味,不敢稍有懈怠。美眉一開始還拿喬,白吃太多次之後總算體會到男方的好。牠們來電的暗號不是給電話或牽手,而是翹屁股和低頭。這種傳統的求愛模式,在人類身上是越來越少了。
人是萬物之靈?有時打開報紙實在很難相信。人的身高有170,但過度扭曲之後,比不上企鵝或朱鸝。小鳥喜歡依人,小人應該學鳥。樂活族要親近動物,進一步保護牠們。因為動物的親情和愛情可以提醒我們:人啊,不要辜負了自己的靈性!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