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「你知不知道限時信的郵資是多少?」朋友問我。「嗯……」「你一個月水費多少錢?」「不清楚耶,都是自動轉帳的。」「計程車一上車是從幾塊錢開始跳表?」「八十嗎?」「你喜歡喝柳澄汁,總該知道一斤柳丁大概多少錢吧?」「五十?」「老天!」朋友感嘆,「你完全沒有生活常識!」
一月,我辭去工作,到美國玩了一趟。回來後,開始重新生活。重新生活最難的,不是沒有工作、沒有收入、沒有固定見到的人,而是沒有生活常識。
不知道郵資多少,是因為以前在公司寄信都是丟給櫃台小妹。不知道水費多少,是因為不在乎那幾百塊錢。不知道計程車幾塊起跳,是因為一上車就累得睡著。不知道柳丁怎麼賣,是因為從來沒有自己榨過柳丁汁。
過去的生活,都是由別人「代工」。我雖然沒有菲傭,但很少自己動手。小到水費,大到友情,我都用廣義的自動轉帳。當我和世界互動時,我常常不在現場。久而久之,我在自己的生命中,變成一位來賓。坐一坐,喝個茶就走了。不用清理,不留痕跡。這樣的生活雖然方便舒服,但過久了,感覺身上包了一層保鮮膜,別人看或自己摸,都太過光滑而不夠真實。有了保鮮膜,我已經好久沒有流汗了。外表看起來新鮮,內心早就過了有效期限。
為了找回真實感,我捲起袖子,凡事自己來。嘿,你不要誤會,我不是說要自己養牛,一早起來睡眼惺忪地擠牛奶。我沒那個野心,更沒有那種能力。我只是像嬰兒學步般,一小步一小步、一滴汗一滴汗地,開始學習生活技能。
踏出第一步之前,得先「維修」自己。很多時候,我們雖然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,內在早已殘破不堪。但只要內在還不至於影響到生命狀態的底線,比如說呼吸或心跳,我們就硬撐在那裡。我六個月換一次手機,但不記得上一次是什麼時候換過自己。
二月一號,一個月的第一天,從外而內,我把自己送廠維修。
瓦斯爐老是打不起火來、烘衣機每次要烘四小時、浴缸出水口的水流得很慢、天花板的燈泡有一個不亮、喝冰水時牙有點酸、電影院的字幕越來越模糊、衣櫥的左邊一直很空、看到某人的照片還會心痛……這些東西不修會不會死?當然不會。我還是吃飯睡覺,慢慢變老。但我不想再妥協下去。我不奢求富裕的生活,但對於我擁有的少數的物質和心靈,我希望它們完美。家以外的世界,我隨時準備妥協。但打開家門,我值得有一個尊貴的空間。
於是我打電話給水電行、周末去大賣場、忍痛補好蛀牙,把舊情書鎖進百寶箱。然後我沖個澡,坐在床上。世界還是一樣,地毯好像還是有點髒,但我像是一輛剛洗過的舊車,準備好轉彎出發。
出發,當然要加油。活著,得從吃開始。習慣在外面吃,口味變重了。糖和鹽一直加,事後再用茶來沖洗。為了掙脫這種惡性循環,我決定自己做。自己要弄吃的,要有材料和工具。我走進全家最乾淨的地方———廚房,才發現架子上有朋友送的洋酒,卻沒有醬油。打開冰箱,裏面有五彩繽紛的維他命,卻沒有蘋果或柳丁。我的廚房白得一塵不染,沒開過伙。但我知道此時裡面最需要的,是一個紅色的大同電鍋!
每餐都在家裡吃,我驚喜地發現:我可以一個禮拜不花錢!所以我的煩惱不再是怎麼賺更多的錢,而是怎麼樣做義大利麵。
「義大利麵醬的玻璃罐打不開怎麼辦?」「用熱水沖啊!」朋友訓斥我。「包子用微波爐蒸,出來變石頭!」「要灑水啊!誰叫你用微波爐?要用電鍋!」「荷包蛋都煎焦了!」「火開小一點!」「冰箱裡都是怪味道!」「不立刻吃的東西你要放在保鮮袋,往冷凍庫裡塞!」
我跑遍世界,暢行無阻。但在一個小小的廚房,我卻寸步難行。
當我把煮好的義大利麵軠為什麼動都沒動,看起來卻像吃剩的?軡放在桌上,突然聽到一個尖銳的聲音。我本能地跑回廚房,檢查鍋爐門窗。當它再響時,我才發現聲音來自客廳。那是……
我的電鈴。
我家竟然有電鈴!
「掛號信!」「喔!那……我要下來嗎?」軠廢話,你以為他是快遞嗎?軡
我跑到一樓,郵差穿著雨衣,背對我站在冬雨中。瀟灑地像荒野大鑣客,隨時準備轉身決鬥。我開門,他轉身,臉上都是雨水,嘴角卻乾裂。我突然了解到:我能舒服生活,是因為有這麼多人辛苦地工作。
「有沒有帶印章?」他問,「你是王文華嗎?」「我……」
我跑回去拿,然後看到他把我的印章蓋在被雨滴沾溼的紀錄本上。過去,沒有人問過我是不是王文華,我也從來不去思考這個問題。但一名陌生的郵差逼我拿出印章、面對自己。
錯過郵差時,我得去郵局認領郵件。要學會簡單生活,必須常常出入公共場所。捷運、公車、銀行、郵局……我的生活圈不再局限在菁英少數,而進入芸芸眾生。我看到的不再是飄在星河的名人,而是掛在塑膠窗上的名牌。
「張先生,請問郵件招領在哪裡辦?」「先抽號碼牌。」「號碼牌在哪裡拿?」「你沒來過嗎?」他問。
我慚愧地搖頭,「對不起,順便請問一下限時信的郵資是多少?」
「十二塊。」
我恍然大悟,拿了號碼牌,坐到綠色的塑膠椅上。沒有下一個行程,於是坐得很穩。我睜開眼睛,看到真實的台北人。學生、主婦、公司工讀生、退休老人。他們戴著口罩,枯坐到睡著。我重新加入我在年輕時熟悉的族群,跟著他們排隊、秤信、跟郵局人員爭吵、高興地領到鈔票。我坐在又硬又滑的塑膠椅,呼吸擁擠郵局中潮濕而悶熱的空氣,終於體會到:「This is it!當一切都還原到最基本時,生活就是如此。」
「九三二號,請到十八號櫃台……」
郵局在呼叫我,我慌張地衝上前去,生怕錯過了我的號碼。我是九三二號,經過長久的等待,終於輪到我,走向生命的櫃台。我的生命是一封限時掛號,長久以來我只是收信人。當這封信被送到我家時,我不在,或說其實我在,但因為忙於別的事,沒有聽到電鈴。於是我的生命,靜靜地被放在郵局櫃台後失物招領。年紀輕輕,卻已沾滿灰塵。它怎麼會流浪到櫃台後呢?那已不重要了。重要的是,現在我帶著刻著自己名字的印章,要把它領回來。
「你有帶私章嗎?」「有!」我堅定地說。「你是本人嗎?」「是!」
不知為什麼,一個簡單的問題,我卻回答地如此驕傲。我拿回我的限時掛號,並不在乎裡面是什麼東西。也許是情書,也許是存證信函,也許是紅包,也許是空的。寶貝或麻煩,無所謂,只要我領回屬於我的東西。
我走出郵局,注意到角落的郵筒。我警覺到:日後我都要自己寄信了。雖然麻煩,但我很高興在生命中從收信人升級成寄信人。而我將開始不斷地問自己:下一封信,我將寄向何方?
◎刊載於《聯合報》副刊 2005 / 03 / 10
一月,我辭去工作,到美國玩了一趟。回來後,開始重新生活。重新生活最難的,不是沒有工作、沒有收入、沒有固定見到的人,而是沒有生活常識。
不知道郵資多少,是因為以前在公司寄信都是丟給櫃台小妹。不知道水費多少,是因為不在乎那幾百塊錢。不知道計程車幾塊起跳,是因為一上車就累得睡著。不知道柳丁怎麼賣,是因為從來沒有自己榨過柳丁汁。
過去的生活,都是由別人「代工」。我雖然沒有菲傭,但很少自己動手。小到水費,大到友情,我都用廣義的自動轉帳。當我和世界互動時,我常常不在現場。久而久之,我在自己的生命中,變成一位來賓。坐一坐,喝個茶就走了。不用清理,不留痕跡。這樣的生活雖然方便舒服,但過久了,感覺身上包了一層保鮮膜,別人看或自己摸,都太過光滑而不夠真實。有了保鮮膜,我已經好久沒有流汗了。外表看起來新鮮,內心早就過了有效期限。
為了找回真實感,我捲起袖子,凡事自己來。嘿,你不要誤會,我不是說要自己養牛,一早起來睡眼惺忪地擠牛奶。我沒那個野心,更沒有那種能力。我只是像嬰兒學步般,一小步一小步、一滴汗一滴汗地,開始學習生活技能。
踏出第一步之前,得先「維修」自己。很多時候,我們雖然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,內在早已殘破不堪。但只要內在還不至於影響到生命狀態的底線,比如說呼吸或心跳,我們就硬撐在那裡。我六個月換一次手機,但不記得上一次是什麼時候換過自己。
二月一號,一個月的第一天,從外而內,我把自己送廠維修。
瓦斯爐老是打不起火來、烘衣機每次要烘四小時、浴缸出水口的水流得很慢、天花板的燈泡有一個不亮、喝冰水時牙有點酸、電影院的字幕越來越模糊、衣櫥的左邊一直很空、看到某人的照片還會心痛……這些東西不修會不會死?當然不會。我還是吃飯睡覺,慢慢變老。但我不想再妥協下去。我不奢求富裕的生活,但對於我擁有的少數的物質和心靈,我希望它們完美。家以外的世界,我隨時準備妥協。但打開家門,我值得有一個尊貴的空間。
於是我打電話給水電行、周末去大賣場、忍痛補好蛀牙,把舊情書鎖進百寶箱。然後我沖個澡,坐在床上。世界還是一樣,地毯好像還是有點髒,但我像是一輛剛洗過的舊車,準備好轉彎出發。
出發,當然要加油。活著,得從吃開始。習慣在外面吃,口味變重了。糖和鹽一直加,事後再用茶來沖洗。為了掙脫這種惡性循環,我決定自己做。自己要弄吃的,要有材料和工具。我走進全家最乾淨的地方———廚房,才發現架子上有朋友送的洋酒,卻沒有醬油。打開冰箱,裏面有五彩繽紛的維他命,卻沒有蘋果或柳丁。我的廚房白得一塵不染,沒開過伙。但我知道此時裡面最需要的,是一個紅色的大同電鍋!
每餐都在家裡吃,我驚喜地發現:我可以一個禮拜不花錢!所以我的煩惱不再是怎麼賺更多的錢,而是怎麼樣做義大利麵。
「義大利麵醬的玻璃罐打不開怎麼辦?」「用熱水沖啊!」朋友訓斥我。「包子用微波爐蒸,出來變石頭!」「要灑水啊!誰叫你用微波爐?要用電鍋!」「荷包蛋都煎焦了!」「火開小一點!」「冰箱裡都是怪味道!」「不立刻吃的東西你要放在保鮮袋,往冷凍庫裡塞!」
我跑遍世界,暢行無阻。但在一個小小的廚房,我卻寸步難行。
當我把煮好的義大利麵軠為什麼動都沒動,看起來卻像吃剩的?軡放在桌上,突然聽到一個尖銳的聲音。我本能地跑回廚房,檢查鍋爐門窗。當它再響時,我才發現聲音來自客廳。那是……
我的電鈴。
我家竟然有電鈴!
「掛號信!」「喔!那……我要下來嗎?」軠廢話,你以為他是快遞嗎?軡
我跑到一樓,郵差穿著雨衣,背對我站在冬雨中。瀟灑地像荒野大鑣客,隨時準備轉身決鬥。我開門,他轉身,臉上都是雨水,嘴角卻乾裂。我突然了解到:我能舒服生活,是因為有這麼多人辛苦地工作。
「有沒有帶印章?」他問,「你是王文華嗎?」「我……」
我跑回去拿,然後看到他把我的印章蓋在被雨滴沾溼的紀錄本上。過去,沒有人問過我是不是王文華,我也從來不去思考這個問題。但一名陌生的郵差逼我拿出印章、面對自己。
錯過郵差時,我得去郵局認領郵件。要學會簡單生活,必須常常出入公共場所。捷運、公車、銀行、郵局……我的生活圈不再局限在菁英少數,而進入芸芸眾生。我看到的不再是飄在星河的名人,而是掛在塑膠窗上的名牌。
「張先生,請問郵件招領在哪裡辦?」「先抽號碼牌。」「號碼牌在哪裡拿?」「你沒來過嗎?」他問。
我慚愧地搖頭,「對不起,順便請問一下限時信的郵資是多少?」
「十二塊。」
我恍然大悟,拿了號碼牌,坐到綠色的塑膠椅上。沒有下一個行程,於是坐得很穩。我睜開眼睛,看到真實的台北人。學生、主婦、公司工讀生、退休老人。他們戴著口罩,枯坐到睡著。我重新加入我在年輕時熟悉的族群,跟著他們排隊、秤信、跟郵局人員爭吵、高興地領到鈔票。我坐在又硬又滑的塑膠椅,呼吸擁擠郵局中潮濕而悶熱的空氣,終於體會到:「This is it!當一切都還原到最基本時,生活就是如此。」
「九三二號,請到十八號櫃台……」
郵局在呼叫我,我慌張地衝上前去,生怕錯過了我的號碼。我是九三二號,經過長久的等待,終於輪到我,走向生命的櫃台。我的生命是一封限時掛號,長久以來我只是收信人。當這封信被送到我家時,我不在,或說其實我在,但因為忙於別的事,沒有聽到電鈴。於是我的生命,靜靜地被放在郵局櫃台後失物招領。年紀輕輕,卻已沾滿灰塵。它怎麼會流浪到櫃台後呢?那已不重要了。重要的是,現在我帶著刻著自己名字的印章,要把它領回來。
「你有帶私章嗎?」「有!」我堅定地說。「你是本人嗎?」「是!」
不知為什麼,一個簡單的問題,我卻回答地如此驕傲。我拿回我的限時掛號,並不在乎裡面是什麼東西。也許是情書,也許是存證信函,也許是紅包,也許是空的。寶貝或麻煩,無所謂,只要我領回屬於我的東西。
我走出郵局,注意到角落的郵筒。我警覺到:日後我都要自己寄信了。雖然麻煩,但我很高興在生命中從收信人升級成寄信人。而我將開始不斷地問自己:下一封信,我將寄向何方?
◎刊載於《聯合報》副刊 2005 / 03 / 10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